深圳左堂雕塑,專業(yè)雕塑設計與雕塑制作,行業(yè)先鋒。致力于金屬雕塑、不銹鋼雕塑、鑄銅雕塑、鍛銅雕塑、玻璃鋼雕塑、仿砂巖雕塑、石材雕塑、泡沫雕塑、城市雕塑、園林景觀雕塑、校園雕塑等。電話:0755-27215199,網址:www.bluebirdbakehouse.com
展覽名稱:杜英奇 《一模一樣》雕塑藝術展
展覽地點: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4樓通道畫廊
展覽時間:2015.10.19——10.25
策展人前言
杜英奇的這組用廢棄的模具做的雕塑,他做寫實還是抽象不重要,我們需要注意的卻是,他居然會想到用翻制雕塑的碎模子來做雕塑,這等于是有一個人在包裝盒和盒內裝的貴重東西之間,反而選擇了撕開扔掉的包裝盒,不是嗎?
這個做法有可能引導我們看出一種挺有深度的價值,超越了藝術的。因為一個人肯把別人不要的東西撿起來,并能在這些廢料中體會它們的“今生”和“來世”,愿意進入這個“世界”,為它們“編劇”,那么,這個人必須具有一個相當寬闊的心靈維度才能做到。因為只有一個人的心靈維度寬闊了,它才能夠突破事物分類的牢籠,看出世間萬物無有高下,都有其價值。
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說,一個詩人應當把所有的東西,視為對他的饋贈。
戲劇家賴聲川說,創(chuàng)意必須超越界限,創(chuàng)意是發(fā)現(xiàn)之旅,大部分人卻建立了一個厚實的屏障,封殺了自己的創(chuàng)意源泉。
這些話都在說同一個意思,一個闊達的心靈能做到取舍無礙,能在一切早已經被人限定好了的事物中做到出入自由。因此顯然,杜英奇用模具做的雕塑,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心靈如何擺脫了某種“厚實的屏障”,開發(fā)了自己創(chuàng)意源泉。
一個藝術家的真正潛力正是在這種地方。
王瑞蕓
2015.10
作者自述
去年夏天,我度過了一個糾結、無聊的暑假,我每天呆在工作室里做泥塑,其實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,但當時我記得跟做泥塑比起來我更喜歡翻模,變著花樣翻,一件泥塑翻好幾遍或者一個雕塑開上百塊活模,當然有些模具根本不好用,后來我覺得這些碎模子的模樣比我做的泥塑好玩兒多了,所以好多用過的沒用的模子我都留著,直到有一天我強烈的感覺到它可以成為我直接用來做雕塑的材料。
我把它們一塊一塊碼在工作室的地上,我感覺每一塊模具都有它自己的世界、自己的故事,有些相互間還有點模糊的聯(lián)系,對我來說它們像是交織在我眼前的亂碼,我既興奮,又手忙腳亂,我只有不斷的嘗試把它們打開、組合,才能破解它們背后的秘密。從每一個留存的負形中都能隱約看到曾經存在過的形體,也是對記憶和一些隱去的東西的召喚。
這里展示的是我從去年7月到今年8月底的作品,在工作室呆了一年帶它們出來透透氣。
杜英奇
2015.9
掃描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,也可搜索微信公眾號“左堂雕塑藝術”加關注。